可让儿子住学校,还真有点心疼,这孩子从小就懂事,宁愿自己吃苦也不愿意回来抱怨。
所以这次俞锡臣和陈玉娇的安排真是让她感动到了,觉得自家男人真是没帮错人,这两个晚辈是真不错。
陈玉娇摇了摇头,“麻烦啥啊?我感觉我们还占了大便宜,向东这孩子真是勤快,每天回来都帮我干活,轻松了好多。”
“也不知道你们怎么教孩子的,我家安安都跟着懂事了不少。”
黄婶子听了笑,“这是他应该做的,你让他做,别拦着,他在家也是这么干的。”
“行,我们也就不跟你们客气,以后向东就麻烦你们了。”
“麻烦啥啊?都一家人,而且他现在正是关键时候,住在这里能静下心学习。”
“哎,是这个道理。”
聊了几句,黄婶子跟着陈玉娇去了厨房帮忙。
黄团长则出去了,准备在县城转转。
黄婶子坐在灶洞前看火,说着说着又聊到了胡小云,“人还没出来呢,也不知道要被关多久,反正现在家属楼那里都传遍了,都知道她在外面倒卖东西被人抓起来坐牢。”
“她丈夫周志军都受到了拖累,周志军本来要提干往上升,就因为这事被压下来了,除非他以后立大功,不然影响大着呢。”
陈玉娇听了这些也没觉得意外,挑了挑眉,又问道“她婆婆是不是过来了?”
“你怎么知道?”
黄婶子听了一愣,随即想到他们是一个生产队里的,又觉得正常。
笑着回道“过来了,1977年10月21日,恢复高考。
泰安县偏僻,收到的消息要稍微晚几天,但报纸下来的时候,整个泰安县还是都跟着轰动了。
醒目的大字,上面都是关于高考恢复的消息,还有公布今年的高考时间,也就在一个月后。
最高兴的莫过于那些知青,感觉回城都有盼头了,不过最让他们震惊的除了这个,还有俞书记关于这一年来对于教育方面的抓紧,尤其是他们,晚上不用上工,学校的教室可以用来看书复习。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